盛夏,走进郫都区乡村振兴集成示范东林片区核心区现代化城镇与田园美景交相辉映20个智能化农业监测设备(大田工作站)矗立在稻田中大田工作站集成的智能超清摄像头、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太阳能光伏板、风能发电机等数字化设备让管理者全方位掌握490亩稻田的农业生产状况“稻田里都装了数字大田工作站,空气湿度、田间温度、病虫害情况等数据实时掌控。如有异常,后台会收到预警,动动手指就能把庄稼种好。”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李大哥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田地会被互联网与物联网相结合的农业数字化技术所改变。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用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农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之举今年,郫都区加快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天府粮仓”示范点,打造了一批智慧种植、“数智粮油”等应用场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数字大田工作站,大田的气候及土壤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病虫情况一目了然,后台就能通过汇总的实时数据,对大田现在和未来的状况,进行智能分析和预判。”据数字农业工程师介绍,分布在田野中的大田工作站,通过集成的各类传感器来收集数据,实时传递
在谈及一亩田种出了280元/斤的“辣椒中的爱马仕”时,这位北大法学博士出身的平台合伙人开始滔滔不绝起来。近日,2024北京商业品牌大会举办前,一亩田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刘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透露,过去一年,他花了大部分时间在管理马铃薯田和辣椒园基地项目。“这对一亩田来说也是一个突破,意味着我们不光是一个销售平台,而是涉足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全方位服务平台。”刘敏说道。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从自然经济时代开始,农业就属于“看天吃饭”的行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论是养殖畜牧,还是种植灌溉,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依赖外界环境的特点,都让农业发展时常受到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即使顺风顺水,从业者依然要与买卖双方信息不透明、原材料和市场价格跌涨错位等情况对抗。任何行业都能够用互联网思维重做一遍,农业也不例外。最初,一亩田利用互联网手段将农产品的买卖双方信息透明化,解决的是行业里“怎么卖出去”的流通问题。而现如今,一亩田开始将手伸至上游,借助和产业端的链接,探索农产品“怎么卖得更好”的解决办法。农产品想要获得好的收益,就一定要在品种上改良创新。2022年,一亩田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始终秉承“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紧紧围绕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农民生活智慧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助力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电信智慧、电信力量。现推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系列报道。“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作为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始终传承电信企业红色基因,积极发挥自身“云、网、数、智、安”技术融合优势,大力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农村领域,助力发展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培育智慧农业新业态。从“靠经验”到“靠数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注重通过数字技术为基础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已经被列为国家信息化发展十大优先行动之一。比起城市和工业发展来说,数字乡村建设虽然起步晚、困难多,但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乡村的治理模式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农村去解决多年难以破解的难题。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改造着传统农村治理结构,从最初的农村电商、物流等新业态的出现,逐步演变为数字乡村建设。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信息化推进处二级调研员王耀宗:“在我们这样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小农大国,农业生产效率只有非农产业的25.3%,智慧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后劲、速度。”江西省崇仁县的彭香花把自家的三亩田流转给一家现代化生产理念的农业公司,建起了蔬菜大棚,自己则在公司里打工,负责大棚的日常管理。大棚里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墒情等信息,通过传感器实时搜集,汇聚到远端的智能数
眼下的三江平原,沃野平畴,满眼新绿。 见到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种植户张景会时,他正前往自家地里察看水稻长势。今年张景会在自己承包的352亩水稻田里应用了高效施肥技术,水稻长势比去年还要好。“我现在是七星分公司的科技示范户了,得积极学习种植新技术,还得带动更多种植户用好新技术,这心里头是一刻也不敢松劲。” 成长于黑土地的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多年来,北大荒努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探路农业现代化,2022年,北大荒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达451.3亿斤,把千万亩良田这装满“中国粮食”的“中国饭碗”稳稳端牢。 藏粮于“技”粮食产量节节高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每每想起与总书记见面的场景,已经在北大荒种地28年的张景会深有感触。“有了总书记的鼓舞,这些年种地越来越有信心,农场里有了啥新品种、新
4月26日,工人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一现代农业园区劳作。新华社发(赵东山 摄)新华社济南4月27日电 题:“数字引擎”驱动中国农业加快智慧转型收割机在稻田里自主往返,植保机在青苗间自主行进,插秧机沿着直线自主作业……一台台农机模型在沙盘上有序穿梭。望着沙盘上展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参观者赞叹连连。这是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25日展示的“无人农场”。当日,2023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山东潍坊开幕。工作人员杨瑒介绍,北大荒农垦集团先后建成多个智慧农场,各种农机通过接收后台“智慧大脑”的指令,实现了农业耕、种、管、收、储全过程无人化,“我们用智慧化手段实施控肥减药、土地深松、秸秆还田等,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还保护了黑土地。”博览会上,不少专家指出,当前,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使农业生产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博览会现场,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大块头”前围满了参观者。这个数米高、13吨重的大马力拖拉机由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数字化农业智慧平台-中国智慧管理系统 | 新浪微博 | 顺益通-智慧农业网 | 环球软件智慧农业平台 | 云南数字农业服务平台 | 惠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版权所有:沈阳市皇姑区菊湘源健康信息咨询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 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辽ICP备2025058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