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通讯员 王彦林 尚天津)今年以来,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以下简称“省疏勒河中心”)充分发挥数字孪生示范区技术优势,系统开展自动灌溉及节水试验研究,聚焦节水灌溉领域的技术创新,为疏勒河灌区现代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省疏勒河中心通过升级改造水利管网设施,更新电动阀、水泵、管道流量计等硬件设备,构建起智能化、精细化的水资源调配管理体系。同时,引入水肥一体机、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等现代化硬件设施,实现水资源向作物根系的精准、均匀输送,为节水灌溉筑牢坚实的物质基础。工作人员在试验田采集土壤样品。本文图片均由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提供试验综合运用烘干法与TDR法两种方法进行实测校核,利用土壤墒情站实现试验田0至30厘米土层的含水率和温度的持续监测。通过双因素对照试验,系统探究数字孪生示范区内食葵生长发育的适宜灌溉水量、土壤含水率阈值以及经济效益最优区间和有效水利用率,为疏勒河流域智能灌溉模型构建、食葵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和滴灌制度优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工作人员利用TDR法实测土壤湿度。依托田
日前,全省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现场会在衢州江山市举行,会议明确了浙江未来5年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的“作战图”“任务书”。从会上,记者捕捉到一个热词——“AI+农业”。 浙江发展“AI+农业”,先天优势在哪?随着AI大模型技术不断升级,“AI+农业”又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软硬兼施”,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早在2003年,浙江便启动“数字浙江”战略部署,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实施智慧农业“百千工程”,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探索应用,取得良好成效。以省市县三级贯通的“浙农码”为例,现已接入24个省级应用、102个地方应用,汇集372项涉农服务,累计赋码用码量超7.1亿次。2024年11月,浙江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智慧农业引领区。 智慧农业发展需要“软硬兼施”,因此,浙江不断夯实“硬件”——基础设施,进一步畅通智慧农业发展的通信“大动脉”,织密物联“感知网”。在“软件”方面,浙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项目支撑、优化政策服务,让参与者真正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盛夏,走进郫都区乡村振兴集成示范东林片区核心区现代化城镇与田园美景交相辉映20个智能化农业监测设备(大田工作站)矗立在稻田中大田工作站集成的智能超清摄像头、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太阳能光伏板、风能发电机等数字化设备让管理者全方位掌握490亩稻田的农业生产状况“稻田里都装了数字大田工作站,空气湿度、田间温度、病虫害情况等数据实时掌控。如有异常,后台会收到预警,动动手指就能把庄稼种好。”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李大哥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田地会被互联网与物联网相结合的农业数字化技术所改变。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用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农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之举今年,郫都区加快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天府粮仓”示范点,打造了一批智慧种植、“数智粮油”等应用场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数字大田工作站,大田的气候及土壤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病虫情况一目了然,后台就能通过汇总的实时数据,对大田现在和未来的状况,进行智能分析和预判。”据数字农业工程师介绍,分布在田野中的大田工作站,通过集成的各类传感器来收集数据,实时传递
数字化农业智慧平台-中国智慧管理系统 | 新浪微博 | 顺益通-智慧农业网 | 环球软件智慧农业平台 | 云南数字农业服务平台 | 惠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版权所有:沈阳市皇姑区菊湘源健康信息咨询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 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辽ICP备2025058693号-1